哲学本


“哲学本”最初是我高中时期用来摘抄喜欢句子的笔记本,最初只是为了写作积累素材,后来慢慢变成了收集“至理名言”的小小宝库。可惜那本本子后来遗失了,至今仍未找到,实在令人遗憾。我依稀记得里面记录了许多让我心动的句子,或许它现在正静静地躺在家中某个角落吃灰,也可能早已在垃圾场化为废纸,飘向了异世界。

本科时,我又新开了一本“哲学本”,并一直延续至今。现在有了个人博客,我不再需要手抄内容,毕竟每一次 git 提交都会自动保存历史,所以这里的内容也成了“哲学本”的超集。前些日子回家大扫除时,我还特意想找回那本旧本子,把家翻了个底朝天,依然没有找到。真的就这样丢失了吗?实在有些不甘心。毕竟,正常打扫卫生时看到那样一本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本子,怎么会舍得丢掉呢?

AI 老师帮我把这些内容分成了五个主题,并给出了概要,分别是:

这本“哲学本”不仅是我多年来随手摘录与思考的结晶,更像是一面折射人生多维主题的棱镜。它从认知与思维的探索,到时间与过程的感悟,再到矛盾与选择的辩证、情感与存在的温度,以及表达与创造的边界,每一则摘录、每一句话语,都映射着我对世界的观察、对自我的追问和对生活的热爱。无论是曾经遗失的本子,还是如今博客里的超集,这些内容都见证了我的成长与变化。或许它们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,等待着某一天被再次翻阅,但正是这些片段,构成了我精神世界的底色,也为我的写作和人生不断注入新的灵感与勇气。


一、思考的棱镜(认知与思维维度)

思维模式、认知边界、理性分析


二、时序的智慧(时间与过程维度)

时间哲学、过程价值、时机选择


三、对立与平衡(矛盾与选择维度)

核心:辩证思维、选择困境、平衡艺术


四、存在的温度(情感与存在维度)

情感体验、存在意义、生命温度

五、表达的边界(语言与创造维度)

表达艺术、创造边界、沟通本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