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e

本文主要记录本人在羽毛球场上蠕动的过程,一些愚昧的理解和可笑的成长之路,轻喷。

场地

只是觉得画一个这样的场地很酷就画了,兴许后面的内容可能会用到吧hh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7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9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│  7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9  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技能树

由于中文对不齐+我有强迫症,这里就用英文写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┌─  Clear (Backcourt Basic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┌─ Backcourt ────┼─  Drop (Soft/Deceptive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└─  Smash (Power/Placement) ───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┌─ Offensive ─┼─ Midcourt ─────┼─ Drive (Forehand/Backhand)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└─ Lift (Forehand/Backhand)   ─┼─ Jump Smash/Jump Drop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┌─ Net Shot (Forehand/Backhand)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└─ Frontcourt ───┼─ Push (To Baseline/Midcourt)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└─ Net Kill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│
Stroke ──┤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┌─ Defensive Clear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┌─ Backcourt ────┼─ Defensive Drop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└─ Backhand Smash (Advanced Counter)
         │  Defensive  ┤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┌─ Backhand Cross Net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└─ Mid-Front ────┼─ Low Drive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└─ Defensive Lift (Low Position)
         │
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┌─ Net ────── Net Spin (Brush/Soft)
         └─ Variation/Advanced ──┼─ Backcourt ─┼─ Slice Drop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└─ Slice Smash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└─ Serve/Receive ─┼─ Serve (High/Flat/Net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└─ Receive (Push/Kill/Net/Drive)

视频知识点

金句

  1. 只有后场球是你可以充分争取从上往下打的,但你却恰恰把它放弃了。
  2. 击球声音是判断你的发力是否正确的一个金标准。

央视羽毛球课程 [专家把脉 - 01]

后场正手起跳两步法、反手前场发力技巧、挥拍动作改正方法

后场正手起跳两步法

争取高手位主动击球是羽毛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意识之一。通过判断、移动和取位,获得对球的主动控制权是关键。启动时,应利用小腿和踝关节的力量蹬地,产生瞬间爆发力以获得加速度,切忌抬脚过高。后退时,右脚蹬地,以左脚为轴心侧身蹬转,将身体转向侧面。这种方式比正面后退更快,且能更好地发力。随后顺势起跳,争取更高的击球点。起跳时,需注意观察球的落点,提前做好准备。

反手前场发力技巧

在前场反手击球时,要充分借助手指扣紧球拍、拇指前顶的力量进行发力。小臂只需内旋带动手腕,而不需要大幅度挥动,注意切换握拍。采用这种发力方式,不仅球速快且轻松省力,同时对球的控制能力更强。在此基础上,通过调整拍面角度和击球力度,可以击出挑、勾、放等多种球路,且动作一致性强,隐蔽性大。击球时需在瞬间发力,其余时间保持动作放松。一个形象的比喻是:像拧水龙头一样。起初拍面顺着球的落点,拍面朝上;击球瞬间内旋手腕,拍面转为朝前或其他方向(根据需要击出的球路而定)。

挥拍动作改正方法

通过对墙练习,可以固定动作,确保正拍面击球并争取高点击球。尝试使用更重的球拍(壁球拍、网球拍)不仅能改善发力,还能起到保护作用,防止受伤。平时放松的时候可以通过摇手腕,摇水瓶的方式感受发力过程。

央视羽毛球课程 [专家把脉 - 02]

发球动作,启动步伐,反手握拍

发球动作

在发球动作上,核心问题在于缺乏隐蔽性和身体协调性。常见的误区是一开始就正面对网,将意图完全暴露给对方,导致动作僵硬且没有余地。正确的做法是采用侧身丁字形站位,以左肩对准对手,这样能很好地隐藏意图。发球时,整个动作应是一个连贯的整体:在放手放球的同时,身体重心要前移,并利用腰部的转动来带动手臂完成引拍和击球。这种“转腰带动手臂”的发力模式,确保了动作的一致性与突然性,使你能根据场上情况,从容地发出网前球、平高球或平射球,从而牢牢掌握发球的主动权。转腰带动手臂,引拍,转体,完成击球。无论是高远球,平高球,平射球,小球都可以发。

启动步伐

在启动步伐方面,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爆发力,导致移动速度是匀速的,而非瞬间加速。关键在于要善用小腿和踝关节的力量,在启动瞬间通过一个轻微的蹬地动作来获得推力,就像被人突然推了一把,从而产生向前的加速度。步伐移动时,脚应几乎擦地而出,而非高抬,以节省时间。同时,腰部的衔接作用至关重要,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移动,都需要通过蹬地转体来实现侧身,而非始终正面朝向球网。例如,向后场移动时,应用右脚蹬地,以左脚为轴心侧身转向,这样步伐既快且覆盖范围大。可以通过跳绳来增强脚踝和小腿力量,并辅以专门的信号反应练习,即根据手势指示,专注于迈出具有爆发力的第一步,来强化启动速度。起动时应充分发挥踝关节和小腿的力量,蹬地时依靠一定的爆发力,获得起动加速度。大多数专业选手都会通过小跳来增加雖地的力量。侧身打球,打开。

反手握拍

关于反手握拍,主要问题在于击球后握拍过于僵硬和固定,这限制了出球的变化,可能只能有把握地打出斜线球。改进的方向是追求握拍的灵活与机动。在反手击球后,握拍不应僵持不动,而应能迅速、流畅地准备下一拍。这需要通过练习来熟悉正手与反手握拍间的快速转换,例如可以进行无球的徒手转换练习,或听从口令进行快速反应切换。此外,多进行各种反手挥拍练习,也有助于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对球拍的控制感,从而能够在实战中根据来球,灵活地打出直线、后场球或网前吊球等多种变化。对于业余球员而言,在保证击球舒适的前提下,逐步提升握拍技术的合理性是关键。

心路历程

Stage - I

感觉自己现在高远球打得还算比较稳定和合格了,能够稳定地从底线回到底线——当然前提是对方回过来的也是高远球。不过关于“高远球”的定义,我一直有些模糊。之前看李宇轩的教学视频,再结合自己的理解,大概是这样区分的:高远球的弧线较高,落点几乎垂直向下,对方无法在中途拦截,必须退到位才能接;而平高球球速更快,弧线相对平一些,可以在中途拦截。两种球各有优势,我觉得它们有点像“过渡球”的思路——虽然不具太大威胁性,但可以帮我调整节奏、争取回位时间,因为对方也没法立即加速,必须等球落下来才能处理。

除了高远球的技术动作之外,我也在练习劈吊。作为另一项后场技术,我经常尝试使用,但失误还是偏多,容易出现下网或者落点离网太远的情况。网前技术方面,搓球看了一些教学视频后有所进步,不过稳定性仍然不够。至于挑球和推球,由于之前没有系统学习,发力方式不太正确,目前还在努力纠正原来的错误动作。

差生文具多

拍子

Victor TK-SPEED 4U 24磅
李宁 风刃500 4U 26磅

鞋子